投資人在挑選理財工具時,常聽理專說「獲利可望上看三成、五成」;卻甚少有理專會告訴投資人,基金的最大下跌風險有多少。這也是這波牛市轉熊市後,銀行與客戶間產生爭議的主要原因。大家都想賺錢,但世界上沒有穩賺不賠的投資工具,獲利愈高伴隨的風險往往愈大。理專當然不應該只說好、不說壞;客戶也不能只聽理專說什麼基金或連動債會賺錢,就盲目買進。投資理財沒有最好的商品,只有最適合的商品。能買了投資商品後,還能睡得著覺,才是適合自己風險屬性的商品。

以最近熱門的中國基金來說,對積極型投資人是好商品,因為放眼全球各區域未來經濟成長預測,中國基金可望是目前最賺錢的區域基金。但中國基金的波動度大,對保守型客戶恐怕就不適合。因為,保守型客戶可能在基金下跌10%時,就受不了而賣出,最後常落得賠錢出場。進一步說,風險穩健型客戶也不是完全不能購買高風險商品,只是必須配置在合適的資金範圍內。例如資金上億元的客戶,與資金只有數十萬元的客戶,所能購買的中國基金金額,肯定大不相同。銀行要做的,正是把適合的商品,賣給適合的客戶,這才是「財富管理」的真諦。

【2009/02/13 經濟日報】【經濟日報╱記者 呂郁青】

→ 貸款 勞工貸款 汽車貸款 信用貸款 房屋貸款 銀行貸款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痞客幫房屋二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