偉大的成就者如達文西、愛迪生,都懂得以最少的時間、資源達到期望的目標,並從中獲取最大報酬。這種工作方式建立在古老的機械槓桿原理上,稱為「高槓桿思維」。然而,在面對專業技能和嶄新知識時,人的學習時常會受到時間和心智的限制:不是無法有效利用時間,就是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而分心。《從一到十的修練》一書將「高槓桿思維」應用於學習過程,歸納出4個高效能的學習方法:

1.將高品質的時間完全用來學習:1976年奧運十項全能項目金牌得主布魯斯‧簡納(Bruce Jenner),在賽前準備過程中,可說是一分一秒都不浪費,甚至在飯桌旁放了一個跨欄,以便一邊吃飯,一邊在心中模擬跨欄的方法。

簡納知道,時間是有限的;不受外務干擾的「高品質時間」更為難得。為了將高品質時間的使用效能發揮到極致,必須有意識地使用時間,心無旁鶩地學習,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2.掌控自己的心思,排除不必要資訊:人腦常花太多時間在處理無關緊要的事,不但會分散注意力,更會削弱生產力,使我們忽視準備功夫,無暇創造未來。

想成為時間的主人,就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心思,追蹤心中的不速之客。例如,聽聞竊盜案犯人落網,你只需注意以下3點資訊:犯案動機、他是怎麼樣的人、審訊經過。其他多餘資訊都是不必要的。學會只讓有價值的念頭進入心中,就能提升專注力與學習效能。

3.運用「深度處理」,有效歸納記憶:「深度處理」意指「深層處理『記憶』」的方法。建築大師法蘭克‧萊特(Frank Lloyd Wright)之所以能在十萬火急中,只用兩小時就完成20世紀美國建築代表作「落水山莊」的草圖,正是因為他取出的並非原封不動的記憶,而是經過咀嚼、創意組合,深度處理後的記憶。

想學深度處理,可試著問自己這些問題:

‧有哪些事物是不同的、新穎的、和過去所知訊息不一致的;
‧這件事對我、別人或社會,有何特殊意義;
‧這件事的負面意義何在,我該如何與人辯論或教導別人。

將新學到的技能與知識深度處理後,放入腦中,讓新舊記憶交互作用,先前儲存的內容就能更加充實。

4.有目的的學習,記憶最深:比爾‧蓋茲(Bill Gates)說過:「有些人能夠回想起僅僅瞄過、從沒真正思考過的詳細資訊,我可不是這種人。我對自己曾經深度參與或關切的資訊,才會有好的記憶。」

比起旁觀他人經驗,人在追求機會時,往往學得更多、更快,因為過程中帶有明確、強烈的目的性,因而能夠抱持熱忱,並且在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中,深度處理學到的資訊與能力。

整理╱郭子苓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痞客幫房屋二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